新加坡最资深的对冲基金之一的新思路投资私人有限公司(New Silk Road Investment Pte Ltd)在星期二(7月22日)宣布结束营业的消息,吸引许多人的注意。
这家对冲基金在亚洲运营16年,是新加坡最早一批对冲投资玩家,而且很早扎根中国市场。
随着这类消息自然而来的一系列问题是:什么是对冲基金?新思路投资公司有何来历?这家公司为什么结束营业?新加坡对冲基金行业怎么了?
何谓对冲基金?首先,对冲基金(hedge fund)是由投资组合经理积极管理的私募基金,通常被认为具有较高风险,并且需要较高的启动投资。
对冲基金种类繁多,各以不同策略运营,涵盖多空(long-short)、全球宏观以及多元策略。对冲基金可以投资多种资产,包括股票、固定收益、房地产、货币和期货。
新思路投资:新加坡对冲基金行业先驱
新思路投资私人有限公司(New Silk Road Investment Pte Ltd)创办人洪逸伦(译音,Yik Luen Hoong)(取自洪逸伦领英)
新思路是新加坡对冲基金行业先驱之一,在2009年由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前香港-中国股票产品主管洪逸伦(译音,Yik Luen Hoong)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Pte Ltd)前亚洲股票主管吴雷蒙(译音,Raymond Goh)共同创立。在专注于亚洲的对冲基金领域,他们两人可谓是先驱者。
新思路投资私人有限公司(New Silk Road Investment Pte Ltd)创办人吴雷蒙(译音,Raymond Goh)(取自吴雷蒙领英)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数据显示,在当年,新加坡对冲基金的整体资产管理规模仅为590亿元,与截至去年12月的3270亿元相差甚远。
这家对冲基金是早期进入中国的外国投资者之一,在上海设有团队。2012年,新思路根据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计划获准投资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内地股票和债券时,只有不到200家公司获得了中国证监会颁发的此类牌照。
过去多年,新思路深受美国机构投资者青睐,业务蒸蒸日上。这些投资者对亚洲深感兴趣,被新思路管理的专注于亚洲的“亚洲地标基金”(Asia Landmark Fund)和“中国基金”(China Fund)所吸引。
到2021年时,新思路的资产管理规模已接近20亿美元(25亿6000万新元)。
但洪逸伦在7月22日接受彭博社访问时透露,今年稍早,公司已开始缩减业务,包括裁减上海团队人员,并关闭旗下新成立的东南亚基金。
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员工将受到公司结束营业的影响。
运营16年 为什么结束营业?一家已有16年历史、资产管理规模接近20亿美元的基金,为什么会忽然面对结束营业的命运呢?
(i)中国市场低迷据知情人士透露,第一个原因相信是投资回报疲弱,特别是中国市场。新思路管理的“亚洲地标基金”和“中国基金”,在过去五年中有三年亏损,2022年分别下跌28%和19%。2022年,中国基准沪深300指数暴跌22%。这波跌势持续到2023年,重创了许多资深中国投资者,并迫使一些公司关闭。
在中国市场陷入低迷期间,中国对科技和房地产等行业进行广泛的监管打击,导致投资者涌向美国市场。中国股市在去年9月才开始回弹。
洪逸伦承认,“在亚洲主动管理愈发艰难”,但公司并非因为亏损而被逼结束营业。
(ii)美国投资者从亚洲撤资从亚洲的艰难,让人联想的第二个原因——地缘政治升温导致美国投资者在亚洲市场撤资的影响。这反映在新思路的资产从2021年的近20亿美元锐减至去年底的6亿1500万美元。
洪逸伦说:“我们只是亚洲众多主动管理基金之一,恰巧不合时宜。市场环境已不利于长期基本面投资策略。”
目前的情况是,小型对冲基金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包括市场动荡、地缘政治冲突,以及大型竞争对手的崛起,这些竞争对手的众多投资部门吸引了大量可用资金。
洪逸伦说:“我们传统的资金来源是美国机构,但过去几年来,他们对亚洲的流动性股权投资不太热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地缘政治原因。”
据了解对冲基金行业的观察者透露,一旦投资者赎回投资达到一定水平,对冲基金就很难重新建立资本。
(iii)没有接班人第三个原因是没有接班人。根据洪逸伦,两位创始人都“年过花甲”(60多岁),选择放慢节奏,而他们的继任者也还没准备好接手。
他说:“我们刚刚决定退休,把资金返还给投资者,让他们能够制定更符合当时情况的战略。”
“这就像两位老将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一样简单。”
洪逸伦说:“我们只是功成身退,把资本还给投资者,让他们顺应时代寻找更合适的策略。”
随着公司结束营业,全部资金将退还给投资者。
新加坡仍是对冲基金发展中心
新加坡对冲基金Asia Genesis Asset Management公司的宏观基金在2024年1月遭遇投资者大量撤资后,被逼宣布关闭这个宏观基金。图为Asia Genesis资产管理公司创办人蔡顺福(Chua Soon Hock)。(ASIA GENESIS提供)
新思路并不是亚洲今年来唯一结束营业的对冲基金。新加坡对冲基金Asia Genesis Asset Management公司的宏观基金在2024年1月遭遇投资者大量撤资后,被逼宣布关闭这个宏观基金,引起业界震撼。
这个宏观基金在一个星期内资金被撤走18.8%,因为中国股市暴跌以及它错误沽空日本股票。
从新思路结束营业展开来,不然让人担心新加坡对冲基金行业怎么了?
但洪逸伦强调“新加坡仍是对冲基金发展中心”。言下之意,新思路关闭与新加坡整体情况无关。
事实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去年说,在亚太地区,新加坡仍然是另类基金和对冲基金经理设立区域投资团队的理想中心。
新加坡的对冲基金有鼎亚资本(Dymon Asia Capital),它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35亿美元。图为鼎亚资本管理创办人杨明章。(海峡时报)
越来越多的全球对冲基金经理在新加坡设立办事处,截至2023年底,本地已有超过250家这类基金经理。在新加坡的对冲基金还包括Quantedge Capital和鼎亚资本(Dymon Asia Capital),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分别超过40亿美元和35亿美元。鼎亚资本管理的基金去年取得17%的回报率。
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投资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也在新加坡设有办公处,桥水投资创办人达利欧(Ray Dalio)还在2020年于新加坡设立他的家族办公室。
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投资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也在新加坡设有办公处,桥水投资创办人达利欧(Ray Dalio)还在新设家办。(唐家鸿摄)
根据金管局数据,截至去年底,新加坡另类投资行业当中,对冲基金整体的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加37%至3270亿元,是增长最强劲的领域,规模仅在私募股权与创投基金的7890亿元(增长20%)之后,远大于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基金的1150亿元(下跌15%)和房地产基金的1580亿元(下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