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泥鰍生活的小河或水沟里,水面上常会冒出很多气泡。如果把很多的泥鳅放在小水桶里,时间稍久,它就在狭小的水桶里上下翻动,同时也会吐出很多气泡。这是什么道理呢?
大家知道,泥鳅是一种形扁而长的鱼, 它平常和其他鱼类一样也是用鳃进行呼吸的。 可是, 当水中氧气缺乏时,如果仍然用鳃呼吸, 就满足不了生活的需要, 这时, 它可以冲出水面用口直接吸入空气, 并暂时把肠子作为呼吸器官,用它来代替鳃进行呼吸。
说来有些奇怪,鱼怎么能用肠子呼吸呢? 原来,泥鳅的肠子,并不象普通鱼的肠子那样在肚子里绕来绕去, 缠上十圈八它的肠子把食道和肛门通连在一起,形成一条直管,而且薄得象肠衣那样透明,上面布满了毛细血管。这条又直又短的肠子, 既有消化食物的功能, 又起代替鳃进行呼吸的作用。
当泥鳅感到水里含氧不是的时候; 就不时地把嘴冒出水面, 狠狠地吞下一口空气, 然后立刻钻到水底。 空气被吞到肠子里 后, 肠壁上的血管就吸取了其中的氧气, 剩下的气体和从血液中放出的二氧化碳气, 象“放屁'一样由肛门排到水里。 这时, 水面上就冒出很多的气泡。 水中氧气越少, 泥鳅吞取空气的次数越多, 否则就活不下去, 据统计,在无氧的水中, 它们每小时要到水面上吞取空气70次, 以维持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