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典檢視

⚠本典收錄古今用語,適用於語文研究者,中小學階段學習與一般民眾,建議使用《國語辭典簡編本》、《國語小字典》。

注 音

漢語拼音

釋 義

小中大列 印

意見回饋

字 詞

[勹部-3畫-共5畫]

注 音

ㄅㄠ

漢語拼音

bāo

釋 義

裹紮、容納其中。如:「包裝」、「包容」、「無所不包」。《詩經.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圍住。如:「士兵分兩路包過去了。」藏。《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傳》:「包紅顏而弗明。」顏師古注引晉灼曰:「包,藏也。」保證、擔保。如:「包你滿意」、「包管沒事」。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只怕我伯嚭身上,包殺的他尿流屁滾。」負責。如:「包打聽」、「一手包辦」。承攬。如:「承包」、「發包工程」。約定專用。如:「包車」、「包場子」。名

裝東西的袋子。如:「皮包」、「書包」、「荷包」、「腰包」。氈製的圓頂帳篷。如:「蒙古包」。物體或身體上鼓起的疙瘩。如:「頭上撞腫了一個包。」一種麵粉做成的食物。如:「麵包」、「包子」。量詞。計算成包的物品的單位。如:「一包糖果」、「十包水泥」。姓。如漢代有包咸,宋代有包拯。

︿回頂端